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(記者 張素)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推出的航天云網正式上線僅一天,新增訪問量上萬次、新注冊企業1000余家。記此間人士16日對記者表示,“互聯網+智能制造”產業服務平臺將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,助推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。
“互聯網+”:在經濟社會的破壞與進步
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高紅衛認為,從互聯網經濟時代制造業的最終出路看,僅僅選擇依靠引進或者自主開發出一些新技術、新產品來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傳統路徑,至多只做對了一半。
有評論指出,“中國制造”演變為“中國絆腳”。從數據來看,中國制造業的增加值為全球第一,但制造業的增加值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值。2013年中國制造業人數約為1.2億人,美國制造業人數約為1200萬人,兩者所創造的增加值接近,意味著中國制造業人均創造增加值約是美國的十分之一。
另一方面,如果將互聯網利用得當,也可用來增強傳統企業技術優勢、成本優勢、人才優勢、資金優勢及市場優勢。根據一些咨詢機構估計,由于德國工業4.0計劃使用物聯網和互聯網,未來7年將增加工業增加值4300億歐元。到2030年,工業互聯網將為中國增加3萬億美元的GDP。
高紅衛表示,中國制造業不僅要關注專業技術進步對于產業升級的貢獻,更要關注業態變化與運行模式進化對于產業升級的巨大牽引作用。
“航天云網”:為傳統制造企業解決問題
高紅衛表示,最新出臺的國家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,旨在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與集成作用,將互聯網和產業界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。
航天云網(www.casicloud.com)正是中國航天科工主動落實《中國制造2025》和對接國家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。該平臺于2015年5月20日試行上線,累計吸引22000余家企業用戶,上線企業遍布湖北、廣東、江蘇、上海、浙江等制造業發達地區,包括茅臺酒業、老干媽食品等全國500強企業。
記者了解到,航天云網已為企業客戶解決實際問題。比如貴陽南明老干媽食品有限公司要研制一套二維碼防偽追溯系統,商家希望將成本控制在每瓶1分錢,但在本省找不到合作方。經過航天云網發布需求,立即有了方案對接。
“形成一個有照料的生產型服務超市!焙教煸凭W相關負責人說,不僅是提供渠道的媒介和提供交易機會的中間平臺,其核心價值是建立起一個完善的“生態系統”。
“航母編隊”:促進產業升級和創新
事實上,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科技委李伯虎院士在2009年率先提出“云制造”的概念,即“把制造資源和制造能力在互聯網上作為服務提供給所需要的客戶”。
目前,航天科工已全面鋪開以新一代武器裝備技術及應用、新一代航天發射技術及應用、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術及應用、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及應用、新一代材料與工藝技術及應用為重點的創新活動。
高紅衛坦言,未來要實現線上線下互動,努力打造工業互聯網時代制造業的“航母編隊”,提高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的核心競爭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航天云網通過構建航天云端資源池和專家池,及時滿足各地政府和企業的需求。還將設立大學生創新、創業輔導園地,提供必要的創業環境。(完)